1354
阅读量
育婴员复习资料(六)
发布时间:2022-03-01 10:27:30     来源:时刻未来
育婴员报名、考试、查分时间 免费短信提醒
请选择
获取验证
立即预约

“育婴员复习资料(六)”已整理,更多育婴员相关备考资料及资讯请及时关注本网站。

育婴员,是在0~3岁婴幼儿家庭从事婴幼儿日常生活照料、护理和辅助早期成长的的人员。

本手册按照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该岗位三级、四级知识、技能要求对核心知识点进行梳理方便大家学习,并提供大量练习题供学员在学习知识点的同时加深对知识点的掌握及理解。

重要知识点

第二章 婴幼儿日常生活照料和护理基础知识

第三节 婴幼儿保健与护理

1.日常保健与护理的基本原则:预防为主,增强体质;善于观察,及早发现;及时沟通,配合治疗。

2.对患病婴幼儿护理的要点:一般护理包括测量体温、退烧和喂药。

1)对呕吐婴幼儿的护理要点:若婴儿还不会独坐,应让其采取侧卧位,避免呕吐物被吸入气管引起窒息;若能独坐,应扶住他们,让其采取坐姿。

2)对腹泻婴幼儿的护理要点:注意及时清洁患儿的臀部及肛门,并注意卧床休息,补充体液,避免脱水。

3.患病婴幼儿的饮食照料:根据病情不同,要听从医生的指导,提供易消化、有助于恢复的食物。

4.婴幼儿用药的基础知识:婴幼儿对药物的解毒和耐受能力不如成人,用药需严格掌握剂量,否则会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发生严重后果。

1)按体重计算

2)按年龄计算的公式

3)家庭药箱的配置

①测量体温的用具:标准口表、肛表、电子体温计、耳式体温计等。

②外用药物:消毒纱布、消毒棉球、绷带、医用胶布、75%消毒酒精、创可贴、碘伏、双氧水等。

③内服药物

5.婴幼儿五官保健

1)婴幼儿的眼保健:注意观察,提醒家长定期检查眼睛和视力,尽早发现异常;要注意环境对婴幼儿眼的影响;注意从小养成婴幼儿良好的用眼习惯,当心眼外伤。

2)婴幼儿鼻保健:加强营养,保持环境卫生,呼吸新鲜空气,提高婴幼儿抵抗力,保持鼻咽部通畅,避免上呼吸道感染造成呼吸困难;出现鼻子出血等状况,首先要检查有无别的诱因,二是采取科学办法止血;培养良好习惯,不能把小东西塞入鼻孔。

3)婴幼儿的耳保健:注意保护婴幼儿的耳朵和听力,避免耳道感染和听力损伤;慎用耳毒性抗生素,如庆大霉素、链霉素和卡那霉素等,以免引起药物中毒性耳聋;注意培养良好习惯,游戏时不要把细小的东西塞进耳朵,不要随便挖耳朵。

4)喉的保健:保持婴幼儿活动室内的空气清新,尽可能少带婴幼儿去人多嘈杂的地方,避免被动吸烟;气候变化时防止感冒发烧;不要引诱婴幼儿狂呼乱叫,及时制止;婴幼儿就餐时注意不要被食物梗入。

5)口腔保健:了解婴幼儿牙齿长出的顺序,如发现异常需及时就医;均衡饮食,少吃甜食;注意保持口腔卫生,预防龋齿;培养良好的口腔保护的习惯,进食后及时漱口刷牙,睡前不吃食物,预防龋齿。戒除吮吸手指、咬嘴唇的不良习惯。

6.婴幼儿营养性疾病预防与护理

1)营养性疾病及其分类:营养性疾病是指由于营养物摄入不当而造成的疾病,包括营养摄入不足、摄入过多或摄入比例失调。

2)摄入不足造成的疾病:主要由于营养素摄入不足、消化吸收及利用障碍、消耗量增加及饮食单调、偏食等造成,多见于3岁以下婴幼儿。

3)摄入过多造成的疾病:常见单纯肥胖症、维生素A过多症和维生素D过多症等。

4)摄入比例失调性疾病:维生素A或维生素D比例失调;过多补充铁剂,可以造成维生素E缺乏。

5)营养性疾病的特征:体重不增或减轻,皮下脂肪减少,身高、体重、胸围大大低于同龄儿;个子矮小、消瘦;严重时皮肤发亮;毛发稀疏、干枯无光泽,面色发黄;食欲减退,抵抗力低,极易患病;大便不好,有时拉稀、便秘;情绪不稳定、哭闹烦躁、对周围事物或哄逗无反应;血色素低,有不同程度的水肿、肝脾肿大;智商低下,其中语言发育影响最甚。

6)营养性疾病的预防:合理安排饮食;补充食品多样化;科学喂养;合理安排婴幼儿的生活起居。

7)婴幼儿常见营养性疾病的预防和护理

①佝偻病

症状:俗称软骨病,3岁以下为防治对象,人工喂养的婴幼儿,尤其是胎龄较小的早产儿较容易发病。易受惊、爱哭闹、夜惊、多汗、烦躁不安等是此病的明显症状。

原因:主要是慢性营养缺乏,由食物摄入的钙不能很好地吸收利用,生骨作用失常,以致影响骨骼的生长而导致,还有就是少晒太阳,导致皮肤不能有效合成维生素D。

预防及护理: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指导合理喂养;多进行户外运动,多晒太阳;补充维生素D。

②缺铁性贫血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是儿童贫血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尤以婴幼儿的发病率最高。皮肤、黏膜逐渐苍白或苍黄,以口唇、口腔黏膜及甲床最为明显。易感疲乏无力,易烦躁哭闹或精神不振,不爱活动,食欲减退。年长儿可诉头晕、眼前发黑,耳鸣等。

原因:体内储铁不足;铁的摄入量不足;生长发育因素,生长速度越快,铁的需要量相对越大,越易发生缺铁;铁的丢失或消耗过多。

预防和护理:加强对孕母的卫生指导及新生儿出生后的合理喂养指导,强调及时添加含铁较多的辅助食品;保证充足睡眠、合理的饮食,及时给婴幼儿添加补充食品;在医生指导下坚持服用铁制剂。在多吃含铁丰富食品的同时,还应多吃一些酸性食物,促进铁吸收。

③营养不良

面色、睑结膜苍白,厌食、消瘦,皮下脂肪少,肌肉松弛,头发干枯,体重不增,智力发育迟缓。

病因:先天不足如早产、出生低体重、宫内发育迟缓等;喂养不当;疾病因素,体质差;生长发育过快,各种营养物质又不能及时供应上,造成供不应求。

预防和护理:饮食平衡,通过饮食的合理搭配实现营养摄取平衡;营养补充,可以通过注射等手段进行营养补充;营养强化,持续地加强某种营养的补充,如服用药物等。

④单纯性肥胖症

症状:全身脂肪组织过度增加、堆积,有氧能力和运动能力下降;过度进食、偏食、挑食,过度偏嗜高热量食物;懒于体力活动、喜静坐式生活方式,人际交流少。

病因:脂肪或糖类摄入过多,营养过剩,又缺乏适宜的体育锻炼,使摄入的热 量超过消耗量,剩余的热量就转化成脂肪堆积在体内引起肥胖。

预防和护理:加强运动;控制饮食结构;忌服各类减肥药品。

⑤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缺乏

7.婴幼儿常见症状(或疾病)及其护理

1)腹痛:婴幼儿腹痛是相当常见的疾病。胀痛、绞痛、疼痛轻重程度与病情并不一致。消化不良、急性阑尾炎、便秘、肠套叠、腹股沟疝嵌顿、急性腮腺炎、蛔虫和神经质等都有可能伴有腹痛。如疼痛剧烈,婴幼儿哭闹不止,过一会儿又完好如初,可能是得了肠道痉挛,痉挛解除,疼痛即刻缓解。

2)呕吐:新生儿最多见的是由于喂养不当而出现的溢奶或呕吐,对此要用科学方法喂养和加强护理。生理性呕吐一般会随着婴幼儿月龄的增长和胃肠功能逐渐完善而慢慢好转。除呕吐外还伴有其他异常的症状体征,这是因生病引起的病理性呕吐,应及早送到医院进行治疗。如果呕吐持续存在,并反复出现,改进喂养方法也毫无作用,就要考虑婴幼儿是否存在某种疾病的可能。

3)肺炎:婴幼儿发热、咳嗽、气急和口唇紫叩,应考虑可能患轻度肺炎,除了积极配合医 生的治疗外,精心护理也至关重要。要注意居室保持安静;让婴幼儿枕高一点的枕头或半卧位姿势;注意营养和喂养方式;密切关注病情变化,若发生气急、口唇青紫等异常表现应立即送医。

4)哮喘:哮喘是一种慢性呼叫道疾病,发作时伴有呼气性呼吸困难,极易反复发作。患儿出现呼吸性困难及喘鸣音,夜间严重时不能平卧,需要长期护理和治疗。要注意保持室内环境和空气清洁卫生,室内应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避免烟雾、化学制剂或寒冷空气刺激患儿呼吸道;提醒家长注意观察,分析引起哮喘的过敏原;逐步改善婴幼儿体质,增强他们适应环境的能力;进行有针对性的照料或护理,育婴员必须学会熟练应用喷雾吸入器、风速仪,以及填写观察记录;重度发作哮喘时,必须立即送医院治疗。

5)麻疹:患儿应在家隔离;保持室内温度和湿度,给予易消化营养丰富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保持皮肤及眼、鼻、口、耳的清洁;用抗生素(红霉素)眼膏或(氯霉素、诺氟沙星)眼药水保护眼睛,防止继发感染。

6)水痘:一般1岁以下较为少见,34岁是水痘的高发期,而且容易传染。要注意隔离病人、注射疫苗;出现水痘继发感染时要及时去医院治疗;保证患儿多休息、多喝水,食物宜清淡,保持肠胃通畅;保持皮肤清洁健康,勤洗澡、勤换衣服,剪短指甲,避免婴幼儿用手搔抓;如果因抓破导致感染,不要涂抹氟轻松类外用软膏,使用抗生素类药膏;尽量减少外出,避免传染他人。

7)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的护理主要是合理安排患儿的生活,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护理要注意休息,直到腮腺肿大完全消失为止;由于患病婴幼儿吞咽困难,所以最好吃流质或半流质的食物,并要注意营养,以利于身体恢复健康;保持口腔清洁,每天用盐水或复方硼酸液漱口,清除口腔内的食物残渣,防 止发生继发生性感染;在医生指导下服药。

8)百日咳:病程一般需要68周左右才能痊愈,需要耐心细致的护理和治疗。护理时要注意指导家长按时接种百日咳疫苗;减少公共场所活动,避免传染;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注意房间通风;加强婴幼儿营养,注意锻炼身体,提高抵抗疾病的能力;自起病后40天隔离患儿,密切接触者观察21天。

9)脊髓灰质炎:可以通过患者的粪便、飞沬来传播病毒。可损害脊髓前角,产生运动神经散发性伤害及麻痹的急性疾病。若及早发现及治疗,其治愈机会超过90%。家庭护理要求如下:口服减毒活疫苗;为降低儿童感染的机会,要把患儿隔离,从起病起至少隔离40天,密切接触 者应连续观察20天;怀疑婴幼儿患上此症就要立刻送医院,不宜自行处理。

10)猩红热:其临床特征有发热、咽炎、草莓舌、全身弥漫性红色皮疹、疹退后片状脱皮。由于容易并发肾炎,需要引起重视。家庭护理要做好呼吸道隔离,急性期应卧床休息;供给充足水分和营养,保持体力;保持皮肤清洁,防止继发感染;做好愈后的后续观察;如果出现面部浮肿,需要提醒家长注意,可能是引起肾炎的信号。

11)传染性感肝炎:婴幼儿若接触了传染性肝炎后应立即注射免疫球蛋白,并隔离接触者,避免造成流行性传染的可能性;对疑似患有肝炎的婴幼儿应去医院检查,以早期明确诊断。

12)细菌性痢疾:中毒性痢疾比较集中发生于儿童。护理要点:急性期患儿宜卧床休息,按病情随时测脉搏;按肠道传染病消毒隔离,饮食以流质或半流质为宜,忌食多渣多油不易消化或具有刺激性食物;口服补液盐溶液,也可静脉滴注5%葡萄糖生理盐水;大便次数频繁的,应保护肛门;坚持按照医嘱服药;患儿及其使用的食具、用具要隔离;

13)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婴幼儿(2岁以下)因颅骨缝及図门未闭,脑膜炎症状常不典型,表现为高热、呕吐、拒食、哭吵不安,甚至惊厥。本病的预防主要是早期发现、及时隔离直至症状消失,居室通风好,消毒衣物。对带菌者给予药物治疗。对可疑病儿应予观察或治疗。

14)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经由蚊虫媒介而传播。有严格的季节性,流行于6-10月,集中于7、8、9三个月,10 岁以下儿童最易感染。临床上以突然起病,高热、头痛、呕吐、嗜睡或昏迷、惊厥为特征。要注意抓好防蚊,灭蚊措施,切断传播途径;(提高人群免疫力,对易感者,尤其是婴幼儿,定期作乙脑疫苗接种,一般在流行季节前12个月进行;早期发现患儿,及时隔离患儿至体温正常为止;对患儿隔离治疗,注意病情变化,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瞳孔大小不等、呼吸节律失常等征象。如发生高热,则应以物理降温为主,如冷敷、冰袋放置、50%酒精擦浴、冷盐水灌肠等。

15)手足口病:手口足病是由病毒感染的疾病,多数在夏秋季出现。发病初期出现类似感冒的症状,持续发烧45天。主要在手心、脚心和口中出现皮疹或水疱。应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若有发热可服用退热药,并保持足够的水分;饭前、便后,尤其处理过患儿被粪便污染的物品后洗净双手;患儿的玩具、用品彻底清洗、消毒;居家隔离,直至热度及皮疹消退,所有水疱结痂。

小编整理了“育婴员复习资料(六)”,希望对考生了解育婴员相关信息有所帮助。

免责说明: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以上内容为时刻未来编辑搜集整理,仅供参考。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编辑推荐
编辑:
免费获取资料
电子讲义
领取
精讲课程
领取
章节习题
领取
历年真题
领取
模拟试题
领取
考前密押
领取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怎么复习?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立即咨询